4000-888-103

资讯动态用户很懒,但只要两步,就能让他们乖乖就范资讯详情

用户很懒,但只要两步,就能让他们乖乖就范

2019-11-05 17:08:48

比如我我都懒成什么样?我在我妈的不断安利下,终于决定每天早晨用她给我的养生槌敲一敲胆经。养生槌实拍

但是,一周也就敲了一天吧。

后来慢慢地就一天也没敲。

有一天忽然想起来我的养生槌,于是到处寻找。

终于在沙发靠垫后面找到了夹缝中生存的养生槌。



于是,我把它拿到了床头。



情况有了一些好转,emmm,大概一周一两次吧。

还是不够多。

我分析了一下原因:早晨起床的时候,窗台柜实在太不起眼了,所以根本注意不到它。

所以我把它拿到了床对面。这样每天下床,就能看到它了。



这下安心了。

现在每天早晨看到养生槌,都会捶两下。

举这个生活中的小例子,是想说明一个设计上的小技巧:大多数用户真的很懒,你要找到用户需要某个功能的时刻,然后把操作的入口,端到用户眼前、手前,用户才会乖乖按照你的想法,进行操作。

比如豆瓣FM的这个例子,当没有登录时,在底部有“登录/注册 后豆瓣FM将永久保留你的收听历史与喜好”的提示信息。

保留收听历史和喜好,在用户开始听歌之后,是强需求。这个提示不会让用户感到多余,感到被打扰,反倒觉得“恩,是我需要的”。



还有一个例子是苹果系统的Siri,在我妈生日那天,推送了一条温馨提示:提醒我给妈妈打个电话。这个瞬间简直太暖心了,忍不住截屏为敬。



看到这样让懒人都忍不住点击的方案,你可能会问,“怎样才能做出这样的设计?”

首先你需要使用头脑风暴,找到可以安插进去某个功能的功能点;其次,根据功能需要,把提示信息安排进这些功能点当中。

先来说说头脑风暴(干货预警⬇️⬇️⬇️)。

 

一、头脑风暴

头脑风暴法(Brain Storming),又称智力激励法,是由美国创造学家(还有这种学家?开眼了)A.F.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(引自MBA智库百科)。

头脑风暴法以收集创意为目的,通常将与某个项目相关的人集中在一起,进行集体讨论,相互启发和激励,产生尽可能多的创意。

这种方法旨在发散出更多的创意和想法,但很容易出现大家思维太分散,从而离主题话题越跑越远,导致收获的结论不能很好贴合主题。

因此,要组织一场成功的头脑风暴,我们需要精心的准备和现场的把控。

要组织一场成功的头脑风暴,你需要三步

 

1. 会前准备阶段

a. 确定头脑风暴的议题和任务目标。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。

某资讯应用里各处存在设计的风格不统一的情况,且该应用在用户心中形象模糊,需要确定一个品牌形象,并以此统一各处设计。现在希望团队能提炼一个品牌形象,以此加强该应用在用户心中的印象和口碑。

此时,头脑风暴的议题,是“XX资讯应用品牌形象”,任务目标是“得出三组关于XX资讯应用的形容词”,之后可以提交到公司上层进行确认、决策。

b. 会议组织形式:头脑风暴法一般要求5~12人参加,最好由与项目相关的不同职位或专业背景的同事参加。会议设有1名主持人,只负责主持会议,不参与提出创意和想法,并且,不能评论任何想法。另外需要1名记录员,负责记录大家的想法和要点。

还是以资讯应用为例:参加该脑暴的人员,可以有设计同学、开发同学、运营同学、用户研究同学、市场同学等。

c. 会议安排:在会议开始前,我们需要提前将会议如何进行都写下来,以防止到时候不知所措,场面尴尬。

 

一般来说,会议的安排有以下几个部分:

  • 介绍头脑风暴会的背景、议题和目标;

  • 让大家在纸上写下关于XX议题的点子。可以限制每人至少写两个,或三个。防止大家都等着别人的点子,自己不思考。

  • 主持人让大家轮流说出自己的点子,边说边将点子展示在白板或投影仪里。等到大家都说完,可以让大家自由补充想到的新点子。

 

具体到资讯应用品牌形象这个例子,可以先让大家用两个名词,描述出大家认为的XX资讯应用是什么,将大家的想法都展示、并且自由补充之后,再请大家用3个形容词来形容每一个名词。

 

2. 实施头脑风暴会议

在实施头脑风暴会议的时候,按照预先写好的会议安排进行即可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主持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:引导气氛和话题。

头脑风暴最忌讳对观点的评判。作为主持人,决不能评价任何人的任何想法——既不能肯定,也不能否定。

在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,重点在激发大家的创造力,得到更多的想法。至于想法是否太天马行空以至于不可行,不在考虑的范围内。因此,像下面这样的语句,一定要注意避免:“这根本不可行”、“太陈旧了”、“太新潮了”、“你这个想法很好”。

另外,当参加会议的人评判他人的点子时,主持要及时进行制止。

如果主持人发现话题跑偏了,要及时引导大家回到会议的议题上来。

可能你也发现了,主持人还是蛮重要的。



 

3. 会后总结

会议结束后,主持人需要根据会议记录,对大家的想法进行梳理总结。一般这时候可以用思维导图工具来帮助理清层级,如MindNodeXMind

还是资讯应用品牌形象的例子,最后呈现的方式,可以是两个名词,加各自的两个形容词为一组,整理出3组,汇报给leader,让leader来选择。

 

二、方案设计

在进行完一场头脑风暴后,我们可以找到若干个功能点。比如如果需要增加登录入口,那么功能点就是应用里可以放置登录入口的位置。

在找到这些功能点之后,下一步是进行方案的设计。

在设计时,有两个要点要注意:

 

1. 如果提供的操作是更偏向产品角度的,那么操作的入口应包含其给用户带来的好处。

比如提示用户进行登录。

登录操作,从用户的角度来说,没有太多的需要;但是从产品的角度来说,用户登录之后,可以更顺畅地购买、评论,而且根据以往的数据来看,登录用户比不登录用户,在活跃度、次日留存等重要指标上,表现都要更好。所以在各种产品里,都充斥着表达“快登录吧”的各种形态的提示信息。

因此,登录是产品侧很希望用户做的事,而用户又没有强烈的动机去做这件事。

怎么办呢?

给用户一个动机。

比如最简单粗暴的:登录就能领红包。



其它诸如登录保存记录、登录认识更多朋友之类,都是在给用户一个动机。

有了动机,用户才愿意去操作。

 

2. 如果提供的操作是更偏向用户角度的,也就是提示信息更像是对用户进行的温馨提示,那么此时应考虑用户使用这个功能的场景。

什么是用户使用这个功能的场景?

你需要使用下面的公式,用这些关键要素去描述用户,就能得到:

场景 = 特定类型的用户(who)在某某时间(when),某某地点(where),周围出现了某些事物时(with what),萌发了某种欲望(desire),会想到通过某种手段(method)来满足欲望。

举个栗子

小美(用户)在周五晚上(时间),回家的地铁里(地点),收到了备忘应用的提示(出现某物), 想起了要购买周末在家做饭的食材(欲望),于是打开春播应用(手段)挑选。

从这个场景来看,我们会发现若干个设计机会点:

  • 在地铁上,可能需要进行单手操作;另外信号可能不稳定,需要注意无网络等情况的提示;

  • 小美有周五购买周末食材的习惯,应用在周五晚上推送的转化率会比较高;

  • 小美设置了备忘,说明她应该经常使用春播购买,可以根据购买历史进行推荐。

对场景进行描述,可以更具体地了解用户在进行操作时的状态,从而做出贴心的好设计。

比如下面这个例子:

当用户在进行转账,并且转账金额较大时,安全和准确是用户最关注的要点。支付宝的这个警告框,需要用户确认对方的姓名,通过这样的方式,给了用户安全感。



还有下面这个例子:

支付宝前些日子刚出的目标投,当用户刚开始使用产品的阶段,如果收益是正的,在“进行中的目标投”卡片下面会出现“投资要即时落袋”的卡片,提醒及时止盈。



而当收益是负的,卡片又会变成“如何看待收益波动”。要知道,这个目标投产品,面向的主要是理财小白,收益为负的时候,很可能会引起小白们的恐慌。这个提示可以说是既及时又贴心了。



场景可以帮我们了解用户的真实需要,从而把功能放在正确的时间、正确的地点,用户用起来自然也会更得心应手。

就像我的养生槌:把它放在床对面,我每天早起就都能看到。然后。。。顺手捶两下。

 

总结一下今天的要点:

  1. 通过头脑风暴,找到功能点;

  2. 如果提供的操作是更偏向产品角度的,那么操作的入口应包含其给用户带来的好处;如果提供的操作是更偏向用户角度的,也就是提示信息更像是对用户进行的温馨提示,那么此时应考虑用户使用这个功能的场景。

 

原文关键词:h5页面一般多少页 h5网站页面 h5免费页面制作工具

上一页 下一页

0
↑ 回到顶部

热门推荐

发送
//www.weibenh5.com/newhome/images/manman.png